万钢: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和政策双驱动的创新新阶段
2021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以“云论坛”为主的方式在北京钓鱼台召开。

已经超额完成任务。

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和政策双驱动的创新新阶段。

使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值快速增长。

财政补贴税收政策得到了落实。我们还是要加快多样化、便利化基础设施建设,累计的充电站达到6.36万座、换电站达到555座。



这次百人会论坛以“新发展格局和汽车产业变革”作为主题。

抓住转型升级新机遇;第三是前瞻部署,创新驱动、科学谋划。

2001年到今天2020年,今年的数字我刚刚得到,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7月份总书记视察一汽的时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占新车销售的5%。德国、意大利都超过了200%以上发展。其中中国超过530万辆已成定局。

主要国家还是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实施了绿色复苏的政策,虽然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状态下,像法、德、英、意大利等都大幅度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额度和补贴范围。

延长了补贴、政策和免购置税的政策,从我们国家看起来,特别第一批利用复工复产的新基建的内容;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下乡,同时开拓了高端和大众市场的需求。我们相应的监管部门创新了新能源汽车监管方式。

这和国务院推出新的政策密切相关,从市场的角度上看起来,从政策驱动角度上看起来,现在大家更多关心的是“双积分”、碳交易和长期税收的政策支持。累计的充电站达到6.36万座、换电站达到555座。

所以我想说,加强创新能力,把握住发展的趋势,来创新市场管理模式,特别要规避市场波动的风险。

去年我们就提出来电力驱动、智能网联、共享出行,跨界融合是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在产业规划当中特别提出了要构建新的产业生态,特别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清洁能源体系、信息通信产业的融合发展;建立面向未来出行的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创新平台,整体提升汽车产业和关联产业融合创新的能力。

而融合发展将为5G、智能化道路、智慧城市数据、大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等很多产业提供产业融合的平台,智能网联是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实现融合的抓手,推动产业深度交叉融合。

要加强新能源汽车和电网的V2G的双向互动。也就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充放电多功能一体化。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用电成本,现在特别是利用光伏和波谷电的储能。

让有限的交通资源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流和物流的需求。来满足人们对于安全、绿色、便捷、舒适的希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创新智慧物流的形式。

就是还是要抓住我们的创新能力,来进行前瞻部署。

大家关心的动力电池低温适应技术也得到了新突破,比如CTP电池系统等等,动力电池与车辆电动化底盘一体化设计的创新,都是通过工业制造的提升、设计的提升。

解决低温问题,从电池系统上。

系统提高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同时面向未来。

以及碳化硅的器件和控制器也取得了很好的突破。首先电驱动向高效、高速、高密度、低振动、低成本发展,同时随着电动汽车电压增长。

我们要长周期部署落实。构建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的产业链。与此同时,来构建层次化、模块化、平台化的设计软件体系。

在电子控制的这一块,我们认为智能控制亟需要重构新的电子电气的架构。是在过去近30年的逐步开发当中形成的,形成集中式的整体构架。

有个朋友和我说,但是手机可以每天每时每刻去下载新的应用来不断的扩展它的范围,使我们的感受越来越多。我觉得很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

特别是高真空压铸减振器支座以及全铝车身上市销售,也高兴看到先进复合材料。

使二氧化碳的排放力争于2030年之前达到峰值,要求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加大财政和金融相关的政策扶持力度。

这里我想特别讲一讲的就是我对于发展新能源、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看法。

比如说现在在广东佛山已经有了我们国家的第一个燃料电池电力驱动的轻轨;在水下交通上面也正在研究燃料电池的应用;也有氢能、燃料电池和光伏结合的在无人机上面的应用;在工业和建筑领域的应用已经很多了。我这里特别想提氢能和电力是互相可以转化的,但是作为新能源的载体,燃料电池蓄能发电系统和抽水蓄能发电当中可以互补。

去年我调研科技冬奥会的时候也得到了很好的启示,明确氢能在能源体系中间的定位。同时,形成了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吸纳和稳定输送的能力,这里最珍贵的就是探索了一条从太阳能到制氢这条路线上的一个商业可运行的一套系统。目前已经有254辆燃料电池汽车在城市里进行示范。

已建和在建的加氢站超过140座。我们多少年来分布在各地建设了很多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

按照相关部门的研究材料,但是颗粒排放物占比达到68%,氮氧化合物占比甚至超过90%。所以今年财政部和四部门共同推出了新一轮的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是构建体系的应用示范。带动建设跨城市区域的氢能生产、储运、加注体系,我也是很希望在这个应用示范当中,当时重点解决城市交通,这有点像十年前我们推动“十城千辆”电动汽车。应该说氢能源汽车,远不如电动汽车走得那么远。

同志们,实现新能源汽车完全市场化的一个攻坚期。

抓住产业变革新机遇,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我们开店12年来只干一件事:坚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以专业的技术,贴专业的好膜!为每一个选择我们的客户负责。至今服务豪车1800余台,施工豪车数量众多。XPEL隐形车衣是我们公司一生的事业。
We have only done one thing in the past twelve years: stick to professional people and do professional things. With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paste professional good film! Responsible for every customer who chooses us.
联系人:饶经理
手 机:15062288826(微信同号)
座 机:0512-62719998
地 址:星湖街1200号 蝴蝶湾北苑1296号商铺

备案号:苏ICP备20032531号-1
关注微博
与店长私聊
喵呼网络提供技术支持